主页 > 新闻中心 >

预拌混凝土企业多发致死事故的预防

发布时间:2023-08-14 10:54 所属栏目:新闻中心 浏览量:

1 清理搅拌机致死事故

属于机械伤害类事故。

1.1 原因分析

1.1.1 人的因素

(1)未在中控操作台前悬挂检修标志。
(2)未切断中控台电源并拔出钥匙。
(3)未切断配电盘柜的电源并上锁。
(4)未对搅拌机检修孔联动装置进行检修。

1.1.2 物的因素

防护装置、设施缺陷,如搅拌机检修孔联动装置失效。

1.1.3 环境影响因素

(1)作业空间狭窄,搅拌叶片杂乱。
(2)采光照明不良。
(3)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差。

1.1.4 管理因素

(1)危险作业未经相关领导确认并公示。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无专人监护。
(3)未经安全人员确认后即开始清理工作。
(4)安全程序、制度没有标准化。
(5)安全培训和作业交底未落实。

1.2 预防措施

这类事故非常容易避免。只要做到上面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中的任何一条,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惨剧还在不断发生,必须引起非常高的重视。

1.3 清理混凝土搅拌机安全注意事项

1.3.1 作业前

(1)按规定提前填写搅拌机维护清洗许可证或危险作业批准表,由业务负责人和安全人员签字确认,并在作业前挂牌警告。
(2)首先,关闭控制搅拌机的所有开关,断开电源控制柜的电源,将控制台和控制柜的钥匙由清理搅拌机人员自己保管,并悬挂“禁止合闸”。
(3)清理搅拌机属于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安排专人监护,做好作业交底,明确内外联络信号和方法。
(4)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检查工具是否完好无损。
(5)使用低压照明,并做好接地保护措施。
(6)为了防止高处坠落,需要在搅拌机卸料口下方搭设安全网等安全隔离措施。
(7)确保暂存仓、计量秤内没有多余的材料,并且搅拌机上方的阀门和仓门已关闭。
(8)在安全员确认后,才能开始进行搅拌机清理。

1.3.2 作业中

(1)做好照明和通风设施,保证搅拌机内有充足的光线和空气,保证人身安全。
(2)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3)清理搅拌机作业中,清理作业人员最多 30 分钟就要出搅拌机休息一次。
(4)清理上部结块时要防止掉物砸中清理人。
(5)作业中严禁任何人触碰操作按钮,误启动搅拌机。清理人员应保管好钥匙。

1.3.3 作业后

(1)主管负责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具材料,以防遗漏在搅拌机内。
(2)在签署危险作业审批表后,操作人员才可以归还钥匙,撤销警告标志并恢复安全保护装置。
(3)清洗搅拌机,并填写清机记录。
(4)操作员、主管检查无误后方可开生产。

1.3.4 应急措施

(1)如果发生机械伤害,务必立即关闭电源,停止机械工作,根据伤害情况作出必要处置。
(2)发现搅拌机内氧含量不足,立刻通知清理作业人员退出搅拌机,原地休息,必要时就医。
(3)如果从高处坠落,请立即包扎并固定伤者以止血,拨打 120 就医。

2 骨料堆场铲车致死事故

属于车辆伤害类事故。

2.1 原因分析

2.1.1 人的因素

(1)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2)进入人员注意力不集中。
(3)进入人员未正确穿戴安全帽、反光背心等劳防用品。
(4)铲车工倒车未向后观察、未鸣号或速度较快。

2.1.2 物的因素

(1)驾驶员通过后视镜不能看清车尾、车辆两侧的情况。
(2)倒车时中警示故障或者提醒声音较小,或警示灯未亮。
(3)行驶速度过快,未能及时避开和制停。
(4)行驶(前进、后退)路线存在盲区。

2.1.3 环境影响因素

(1)夜间作业时无足够的照明。
(2)区域噪音较大。
(3)行进路线有障碍物。

2.1.4 管理因素

(1)未确定铲车作业范围,设置圈定标识。
(2)未设立安全警告、警示牌。
(3)未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未进行安全培训和作业交底。

2.2 预防措施

(1)确立人员进入铲车停止作业制度,该制度可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2)在骨料堆场范围内安装门禁系统。门禁开关由装载车司机掌握。确保人员进入后,铲车工知晓有人进入铲车作业区域。
(3)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事故预防,如超速报警系统、倒车防撞报警系统、无线测距报警系统等技术手段。

2.3 铲车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铲车作业人员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须取得轮式专用机械车驾驶资格(驾驶证M照)方可上岗。

2.3.1 作业前

(1)按规定穿戴工作服,不准穿拖鞋。进入车辆前、离开车辆后应佩戴安全帽。严禁穿宽松衣服,不准留松散长发,防止被操作杆和运动部件绊住而造成人身事故。
(2)确认铲车作业区域,设立安全栅栏,设置安全警示牌、圈定标识。
(3)调整后视镜,确保清晰的视野。保持后视镜清洁,经常擦拭铲车的玻璃和大灯;如果有任何破裂,需及时更换。
(4)检查车况,确认各类照明信号灯光能正常工作。
(5)上下铲车时,不得跳上跳下,抓好扶手,与扶手 2 点接触。

2.3.2 作业中

(1)非铲车司机严禁驾驶铲车,不准搭乘其它人员。
(2)酒后或食用某些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后禁止驾驶,并注意观察四周情况。
(3)起步或操作工作装置前,应先确认作业区内无障碍物及人员活动,同时鸣喇叭示警。
(4)车辆启动后,铲车的铲车斗里不得站人,动臂与前车架之间、前后轮之间不得有人。
(5)在铲车作业过程中,严禁人员站在举升臂和铲斗下。
(6)铲车行驶时应收回铲斗,保持铲斗离地高度约 400mm。
(7)在铲车作业中严禁高速行车!高速行驶是安全的最大敌人。
(8)铲车横坡行驶时不得超过 10°
(9)铲车行驶时,避免急转弯。当铲车载货移动时,不要急转弯或急刹车。
(10)铲车卸料时要停稳、制动。
(11)倒车要观察后视镜确定车尾情况,并开启声光警告功能。
(12)夜间作业时,要保持作业场所光线良好,满足作业人员的观察需要。

2.3.3 作业后

(1)操作结束后,装载机必须停放在安全的地方,铲斗必须平放在地面上,制动装置必须锁定,点火开关必须关闭。
(2)在加油、保养车辆时严禁烟火。

2.3.4 应急措施

发生车辆伤害时,应立即停车,观察伤员受伤情况,如有出血,请立即包扎并固定伤者以止血,拨打120 就医。

3 船舶清舱作业致死事故

属于起重伤害类事故。

3.1 原因分析

3.1.1 人的因素

(1)存在吊机工误操作可能。
(2)吊机工或清舱工感知延迟,疏忽大意,错误判断以为能避开。
(3)违章作业,如抓斗与清舱操作工交叉作业。

3.1.2 物的因素

(1)操纵器缺陷。
(2)制动器缺陷。

3.1.3 环境因素

(1)作业场地狭窄。
(2)作业场地湿滑。
(3)工作场所照明不足。

3.1.4 管理因素

(1)操作规程不规范。
(2)制度不落实。

3.2 预防措施

(1)设置清舱指挥人员,可极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采取加装无死角监控摄像头等技术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清舱作业时严禁抓斗与清舱操作工交叉作业。
(4)清舱时吊机作业人员每次作业前,必须确认所有清舱人员已处于安全区域。

3.3 船舶清舱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3.3.1 作业前

(1)吊机作业人员为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清舱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通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2)严禁饮酒后作业,违反相关法令、法规、制度者以及身体状况不适者,不准上岗作业。
(3)进行船舶清舱作业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救生衣,穿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带好安全帽。
(4)若存在采光照明不良或其它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
(5)吊机作业人员每次作业前必须先对安全装置检查,方可进行作业。
(6)每次清舱作业前班组长应检查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是否良好,不满足要求的不能安排其作业。

3.3.2 作业中

(1)当清舱人员下舱后,必须确认清舱人员退到指定的安全区域后方可开始作业。
(2)清舱作业时严禁抓斗与清舱操作工交叉作业。
(3)当工作人员在船舱内工作时,不得扔物入船舱,如果确实需要相关物品,应用绳索送入船舱。
(4)吊机作业人员必须随时把握清舱作业的人数及其工作状态,每次抓斗入舱前必须发出预警铃,确保所有清舱人员必须退到安全区域。
(5)吊机作业人员在每次下降抓斗和提升抓斗时,要确保抓斗下方无人;提升抓斗时钢丝绳处于垂直状态。
(6)抓斗进入船仓后应该减速,在抓取仓底骨料时,不得过快,防止抓斗打滑。在每一次抓取仓底骨料抓斗闭合后,慢速提升10cm 左右,要再一次放下,待抓斗稳定后再提升。
(7)抓斗未停稳前,人员不得靠近。提升抓斗前,要确保所有舱底人员退到离抓斗大于 2 米的安全距离。
(8)抓斗到达舱底后,绳子不能太松,以防止抓斗倾斜和翻倒。
(9)对于抓斗够不着的船舱边角位置积料,应由清舱人员将其清理、汇集到抓斗可抓到区域,不得靠人力推动抓斗来抓取。
(10)清舱人员不得在抓斗运行的范围内作业,随时观察抓斗运行轨迹,注意避让,并要防止抓斗摆动误伤。

3.3.3 作业后

(1)作业完成后,吊机作业人员需清点清舱作业人员,确认无误后,由清舱作业人员在作业记录上签字。
(2)清舱人员上下船舶时要走舷梯或踏板,要踏稳抓好楼梯扶手,严禁人员在吊机运转区域滞留。
(3)上下船舶时,严禁跨越船帮,防止落水。

3.3.4 应急措施

(1)清舱作业期间,如发现人员、设备出现异常,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
(2)发生伤害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谨防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置。
(3)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合理设置工作和休息时间,做好相关的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高温下暴晒、疲劳,防止员工中暑。

4 带式输送机致死事故

属于机械伤害类事故。

4.1 原因分析

4.1.1 人的因素

(1)未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2)将衣服敞开或未扣紧袖口。
(3)未戴工作帽,或未将发辫纳罩在帽内。
(4)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修或清理。

4.1.2 物的因素

(1)外露运动件。
(2)防护装置、设施缺陷。
(3)急停开关、拉绳开关等安全设施失效。

4.1.3 环境因素

(1)滚筒部位空间狭窄。
(2)走道空间狭窄。
(3)作业场地杂乱。

4.1.4 管理因素

(1)未在开机前确认安全。
(2)操作规程不完善。
(3)培训制度未落实。

4.2 预防措施

(1)严格落实“机器在运行时,任何人不得进行机器的维修工作”的制度。严格执行本制度,可避免大部分带式输送机事故的发生。
(2)靠近运行中皮带输送机,切记穿好衣服、扣好纽扣。

4.3 带式输送机安全注意事项

4.3.1 作业前

(1)在启动设备之前,应仔细检查,确认没有人在工作或没有障碍物,然后才能允许其运行。
(2)操作人员应正确穿戴防护用品,戴上安全帽(发辫等应纳罩在帽内),扣紧衣服纽扣。
(3)带式输送机必须在无负载的情况下启动,停车前必须卸下物料,禁止超载和超速。
(4)停机处理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拉下急停开关,关闭设备开关,悬挂“禁止合闸”警告牌,待故障处理完毕后,方可按程序解除警示。
(5)检查后,确认皮带上和旁边的人员在试车前离开。

4.3.2 作业中

(1)开机时,必须先发信号后开机。
(2)带式输送机工作时,严禁清扫、维修和更换托辊。
(3)严禁坐卧、跨越带式输送机,无论其正在运行或停止运行。
(4)禁止使用皮带机运输工具和杂物。
(5)清理漏斗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人员和工具进入漏斗内。
(6)皮带工作时,严禁用铁锹、钢凿等工具捅和刮擦夹在滚筒、托辊、托架上的骨料。
(7)更换皮带时,严禁站在下部。
(8)遇暴雨时,应防止料坑内积水。

4.3.3 作业后

设备停止运转后,应及时切断二次控制电源。

4.3.4 应急措施

(1)清理滚筒、托辊等行走部分和纠正皮带偏差时,必须停止皮带机的运转。
(2)遇到下列情况下,应紧急停机:皮带断裂,卸料口堵塞,异常噪音和振动,皮带卡住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
(3)在运行过程中,如因电源中断或其他原因造成带式输送机被迫停机,应先将其关闭,拉下急停开关,并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清理后再开始启动。
(4)电器着火时,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不得用水灭火。

5 泵车臂架断裂致死事故

泵车的臂架每天使用时,会上下摆动、左右摆动、前后摆动,处于动态负载状态,长期使用会产生变形。当臂架发生金属疲劳时,会导致臂架开裂。

5.1 原因分析

当臂架向左和向右摆动时,混凝土长时间施工状态的振动会导致臂架开裂。

臂架在没有外力的碰撞中断裂,大部分断裂的裂缝都是老裂缝。臂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断裂,从小裂缝到宏观裂缝,最后迫使臂架突然断裂。

5.1.1 人的因素

(1)泵工培训不足,素质不高。
(2)未对设备进行正常保养。
(3)未对裂缝进行常规检查。

5.1.2 物的因素

(1)焊缝与母材未熔合。
(2)焊接形成的热应力,导致其影响区域焊接强度和相邻区域的强度降低。
(3)销轴和铜衬套的磨损会对臂架的尾部造成冲击。
(4)在臂架底部的轴套上可观察到应力集中现象,交变载荷的作用将微小的裂纹逐渐扩大。

5.1.3 环境因素

(1)泵车长期处于露天作业环境,风吹日晒雨淋导致局部强度下降。
(2)臂架受力环境复杂。混凝土泵工作时,整个布料臂架系统形成悬臂结构,有些臂架也承受扭转载荷。在混凝土泵运行时,两个泵送油缸交替动作,要承受一定的强制冲击频率,对臂架的振动产生放大作用。因此,臂架承受交变载荷效应并引起疲劳损伤。

5.1.4 管理因素

(1)施工任务繁重,工作环境差。
(2)不重视设备检修、保养。

5.2 预防措施

由于泵车是高度集成的设备,局部裂纹和疲劳裂纹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修复或加固,小裂缝的发生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或采取措施,裂缝就会扩大,甚至造成结构性损坏和事故。

5.2.1 定期进行裂缝检查

(1)把泵车工作 500 小时裂缝检查作为一种制度,至少每月对结构件进行一次焊缝探伤检查。臂架的断裂不是在短期内发生的,因此,需要多检查,以预防开裂,并及时消除发现的裂缝。最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每天检查臂架,即使是最小的裂纹痕迹也不要放过。
(2)注意泵车臂架与底盘之间的连接。特别注意转台和大臂之间的连接内部,因为它的位置是隐藏的,里面有污泥。在检查过程中,有必要清洁并仔细检查,定期检查连接器的紧固件。
(3)臂架、支腿、底架支撑等结构构件在运行期间因局部应力集中、氧化生锈、局部结构构件疲劳等,可能会因局部应力集中、氧化生锈而开裂。

5.2.2 不要超负荷使用

(1)不能超负荷使用,注意输送的速率。
(2)不要连接泵车软管末端的延长管,这将增加臂架的负载。

5.2.3 及时送修

臂架结构构件开裂是可以修复的,应及时发现并尽快处理。轴承部件,如臂架和支腿,均由高强度钢制成,不能随意焊接或冲孔以改变或降低其强度。如果出现裂缝,应及时送去专业单位修理,不要自行修理。

5.3 泵车作业安全规程

5.3.1 作业前

(1)混凝土泵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才能上岗。
(2)应确认交付的混凝土符合混凝土泵的输送要求。
(3)场地应尽可能远离或避开高压线路等障碍物。
(4)运行前检查,操作工位的电源开关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5)在泵开始工作之前,每次检查紧急停机按钮的功能是否正常。

5.3.2 作业中

(1)支腿操作。混凝土泵应尽可能水平,支撑底座应平坦坚硬,使用时不得下沉;支腿可以稳定可靠地支撑整辆泵车,并能可靠地锁定。
(2)臂架工作。当臂架在折叠状态下被拉出或缩回时,必须确保臂架和支撑托架完全分离,以便按指定顺序旋转臂架。不要在暴风雨中使用。不得使用臂架吊物。
(3)泵送作业。泵运行工作时,末端软管的最大弯曲半径应至少为 1m。
5.3.3 作业后
(1)作业后检查。臂架架在臂架支撑上已完全缩回,并插入停止销中。控制器的电源开关应处于关闭位置。
(2)蓄能器内只能充氮气,不能用氧气、氢气等易燃及易爆物。

5.3.4 应急措施

(1)混凝土泵车配有紧急停机按钮,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一键关机。
(2)在拆除堵塞的管道之前,反向泵送 2~3 次,确认管道中没有残余压力,然后拆卸管道。
(3)如果在臂架移动过程中一条或多条腿曾经离开地面,则必须放下伸出的腿,直到所有支腿始终可以可靠地支撑在地面上。
(4)当泵送停止超过 5 分钟时,必须将软管末端的混凝土排干,否则软管末端的混凝土会脱水。当再次开始泵送时,混凝土可能会严重喷溅,可能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5)移泵时需要收回布料杆,要先反向泵送 1~2次,以防止混凝土落下或喷溅。

电话:025-58679896 邮箱:30681814@qq.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228号莱茵铂郡704室

Copyright 2006-2023 南京中九新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28545号-2 网站地图 XML地图